当前位置:首页 - 中医学堂 - 中医知识 - 做完艾灸后注意事项

做完艾灸后注意事项

来源:咸林医学网      发布人:学林网      发稿日期:2025-08-09

艾灸后需注意保暖避风、补充温水、避免立即洗澡、观察身体反应、忌食生冷辛辣。这些措施能巩固疗效并预防不适。


175470068168969b89a7b30.png



01.保暖避风:

艾灸后人体腠理开泄,风寒易乘虚而入。建议穿高领衣物遮挡大椎穴,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℃,避免直接吹风扇。冬季外出可佩戴围巾,夏季需避开穿堂风,尤其注意保护艾灸部位如腹部、腰背部。


02.补充温水:

艾灸促进血液循环会加速水分消耗,饮用40℃左右温水最佳,每次200毫升为宜。可添加少量红枣或枸杞,忌饮绿茶、冰水等寒凉饮品。全天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-2000毫升,分次少量饮用。


03.延迟沐浴:

艾灸后毛孔处于扩张状态,建议间隔4小时再洗澡。优先选择38-40℃的温水淋浴,禁用冷水冲洗。若进行督脉灸等大面积施灸,建议24小时内仅用热毛巾擦拭身体,避免沐浴露刺激皮肤。


04.观察反应:

正常可能出现局部红晕、轻微疲倦感。若出现心慌、头晕等不适,可按压内关穴缓解。皮肤起泡小于黄豆大可不处理,大于1厘米需消毒后刺破,涂抹紫草油。持续发热或恶心需及时就医。


05.饮食禁忌:

施灸后6小时内避免食用冰淇淋、螃蟹等寒性食物,辣椒、花椒等辛燥之品也需节制。推荐小米粥、山药羹等平补膳食,阳虚体质者可适量食用羊肉汤,阴虚者宜选银耳羹。


艾灸后三天内建议保持适度活动,如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柔缓运动,避免剧烈打球、跑步。睡眠时间可比平日提前1小时,选择右侧卧姿势利于气血运行。女性经期施灸后需加强小腹保暖,可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。过敏体质者应延长观察期至48小时,期间避免接触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。施灸部位出现色素沉着属正常现象,通常2-3个月会自然消退,勿强行搓洗。
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学林网,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,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。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
卫生资格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