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- 中医学堂 - 中医方剂 - 温肾促排卵汤—温补肾阳,调达肝脾,调经助孕

温肾促排卵汤—温补肾阳,调达肝脾,调经助孕

来源:咸林医学网      发布人:学林网      发稿日期:2021-12-18

组成:淡附片10克,桂枝10克,生地黄25克,山萸肉15克,山药20克,泽泻10克,茯苓20克,牡丹皮15克,龙骨30克,石斛10克,竹茹10克,陈皮5克。


功效:温补肾阳,调达肝脾,调经助孕。


主治: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。


症见: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为主,或经行淋漓不净,甚或崩漏与月经稀发交替出现,伴肢冷畏寒、腰酸、头晕耳鸣、性欲下降、小便频数或夜尿频多、便溏不化等;舌质淡黯,苔薄白,脉细。


用法:淡附片先煎30分钟,再加入龙骨,煎煮20分钟后纳余药,武火煮沸后改文火,煎剩300毫升左右即可;随后加水翻煎至150毫升左右,将首煎液及翻煎液混合均匀后,每日分2次温服。


方解:附子、桂枝辛温,为温阳要药,其中附子补肾助阳,桂枝助阳化气通经,二者相伍则奏温补命门之功,合为君药;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补肾,伍以山茱萸补益肝肾、山药补脾肾之气,共为臣药;再以泽泻、茯苓利水渗湿,与桂枝相配又能温化痰饮;牡丹皮入血分,性味辛、苦而寒,伍桂枝又能化血分之滞闭;石斛以滋阴清热,竹茹甘寒以防附、桂燥热太过,增生龙骨重镇安神、平肝潜阳,竹茹亦可化痰,陈皮理气调中、防滋补生腻;全方补而不燥,滋而不腻,肾阴、阳同补,肝脾同调;方中补阳药物用量及种类皆少于滋阴之品,既取“少火生气”之意,又现“阴中求阳”之理。《医宗金鉴·删补名医方论》云: “此肾气丸纳桂、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,意不在补火,而在微微生火,即生肾气也。”


临证加减:阳虚重者,加淫羊藿温补肾阳;脾虚便溏者,加布渣叶、莲须等健脾祛湿;肝火上炎而见口干、口苦者,加桑叶清热平肝;服药上火者,加醋鳖甲滋阴解毒。


生活调护:疏导情绪、运动锻炼、规律作息以调达肝脾;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、辛辣刺激之品,忌盲目进补,饮食但求营养均衡即可。
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学林网,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,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。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
卫生资格

更多